易先生讲易·阴阳五行(十五):别踩坑!五行养生常见误区
副标题:缺金戴金、越补越虚?3类坑别跳,实在养才管用
上一讲咱聊了四季五行养生的实在招,今儿个咱得给大伙提个醒——现在市面上不少“五行养生”的说法,听着玄乎,实则是把经念歪了,不少人跟着学,钱花了、罪受了,身体还没调好。今儿个咱就扒三种最常见的“五行养生坑”,教你辨清“瞎扯”和“真有用”,别再被忽悠。
先得重申:真正的五行养生,是“顺身体劲儿来”,不是“凑物件、瞎进补”,但凡让你“花大价钱、硬折腾”的,大多是坑。
第一坑:“缺啥补啥”戴首饰、摆物件——别把五行当“加减法”
最常见的坑就是“测完五行说你缺金,就让你戴金项链;说你缺木,就让你摆发财树”。这纯属把五行的“能量劲儿”当成了“缺啥凑啥的物件”,完全是瞎扯。
你想啊:身体里的“金劲儿”,是肺的“收敛劲儿”,跟脖子上戴的金项链有啥关系?戴块金子,肺的劲儿就能足了?纯属无稽之谈。还有说“缺木就摆绿植,缺火就挂红灯笼”,家里堆得满满当当,不仅占地方,有的还适得其反——比如你火劲儿本就盛,再挂一堆红灯笼,反而更上火;木劲儿弱的人,家里摆十几盆绿植,夜里耗氧气,睡得更差。
真要补某股五行劲儿,不是靠“外物凑数”,是靠“调习惯”:缺金(肺气虚),就多做深呼吸、吃点润肺的梨,比戴金管用;缺木(肝气虚),就多舒展身体、吃点菠菜,比摆绿植实在。记住:五行是“身体里的活劲儿”,不是“货架上的物件”,别花那冤枉钱。
第二坑:“越补越好”猛吃补品——别跟身体“对着干”
还有个坑是“觉得五行某劲儿弱,就猛补”:觉得自己木劲儿弱(肝不好),就天天吃人参、鹿茸;觉得自己水劲儿弱(肾不好),就顿顿喝补肾药酒。结果补得上火、流鼻血,或者肚子胀、不消化,越补越虚——这是没搞懂“五行补过头就是害”。
五行讲究“平衡”,某股劲儿弱,得“温和补”,不是“猛灌”:比如肝木弱,得补“温和的木型食”,像芹菜、枸杞,不是补“大补的火型食”(人参属火,火生木,但火太盛反而烧木);肾水弱,得补“平和的水型食”,像黑豆、山药,不是补“燥热的土型食”(药酒多燥热,土克水,补完反而伤水)。
就像给花浇水,蔫了浇点水就行,猛浇会淹根;身体虚了,温和调就行,猛补会伤脾胃。别信“补得越多越好”,适合自己的、慢慢来的,才是真补。
第三坑:“照搬套路”不管体质——别把别人的招当“通用方”
还有人学五行养生,照搬别人的法子:看别人春天喝菊花茶降火,自己也跟着喝,结果喝得拉肚子;看别人冬天吃羊肉补肾,自己也跟着吃,结果吃得上火——这是没搞懂“五行养生得看自身体质”,别人的招,不一定适合你。
比如同样是春天,火劲儿盛的人喝菊花茶能降火,水劲儿足的人喝菊花茶(偏凉)就会伤脾胃;同样是冬天,水劲儿弱的人吃羊肉能暖肾,火劲儿盛的人吃羊肉就会上火。真要学,得先搞懂自己的“主体质”:是火型人就多“凉一凉”,是水型人就多“暖一暖”,别盲目跟风。
就像穿衣服,别人穿短袖舒服,你怕冷就得穿长袖,别硬跟别人一样。五行养生没有“通用方”,只有“适合自己的方”。
最后总结一句:五行养生避坑,就记三句话——别信“缺啥戴啥”的物件论,别搞“越补越好”的猛补法,别学“照搬套路”的跟风招。真正的五行养生,是“懂自己、顺劲儿来”,不用花大钱,不用遭罪,靠日常吃饭、睡觉、小习惯调整,身体就会慢慢舒服起来。
下一讲,咱聊个“落地”的:怎么用五行给家人调身体?比如孩子火劲儿盛总发烧、老人水劲儿足总怕冷,教你按家人的五行体质,用简单的法子,把家人的身体调顺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