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语云:体壮曰健,心怡曰康。健康指的就是形与神俱,强壮的体魄只是外在表现,真正的内核是平静随和的内心,中医讲的神之所在。中医认为,能做到机体内环境稳定,同时对外界适应性良好的人,才是健康的人。

养生须重养心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故主明则下安,主不明,则十二官危。”由此可见,心是非常重要的,负责统领五脏六腑。心主神明,神定五脏才能安;心主血脉,血脉通畅生命才能长久。

养心有“五要”

一要平常心

关键词是“淡”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中讲到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。真正会养生的人,能够做到心境淡泊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所谓“心到平常即是真”,葆有一颗平常心才活得真实。有诗云“人生七十古来稀,剩有僧人历更稀。若问延年何法术,一生淡泊养心机。”

二要仁心

关键词是“仁”,仁慈、仁爱。

《中外卫生要旨》有云:“常观天下之人,凡温和者寿,质之慈良者寿,量之宽宏者寿,言之间默者寿。盖四者,仁之端也,故曰仁者寿。”

对中医养生影响极深的儒家,在养生过程中,非常注意心理调整。“能以中和养其身者,其寿极命。”孔子认为“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”,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。“养心立德,福寿康宁”,这些道理对现代人同样适用。

三要宽心

关键词是“宽”,宽容、豁达。

豁达是一种超脱,是自我精神的解放。人肯定要有追求,追求是一回事,结果是一回事。在这一点上,大家需要记住一句话: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必须符合时空条件,有“时”无“空”、有“空”无“时”都不行,不可强求。

豁达是一种宽容,恢宏大度,胸无芥蒂,肚大能容,吐纳百川。以风清月明的态度,从从容容地对待一切,待到廓清云雾,必定是柳暗花明。

按着自己的意愿看生活。豁达是一种自信,人要是没有精神支撑,剩下的就是一具皮囊。

自信就是力量,自信给人智勇。豁达是一种学养,一种理念,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,说到底是对待人世的一种态度。

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,却是“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”;沈从文也好,马寅初也好,一些伟人的跌宕起伏也好,对于人生的种种不平、不幸,都以其博大胸襟和知识学问一一涵盖,以及由善良忠直道义所孕育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所战胜。

四要静心

关键字是“静”,宁静致远、怡情修心。

魏晋养生家嵇康在《养生论》中说“ 养生有五难:名利不灭, 此一难也,喜怒不除, 此二难也,声色不去, 此三难也,滋味不绝, 此四难也,神虑精散, 此五难也。”故心静以除五难。

陶弘景在《养性延命录》中主张调神养形、“小炷留灯”,过去所用的油灯,所能容纳的油是有限的。

如果灯内留三根灯芯草,则灯炷大而光线亮;如果留两根,则灯炷较大光线亦较亮;如果留一根,则灯炷小而光线昏暗,很难辨别灯前人之面目。

然而,留三根灯芯草,亮则亮矣,却只能照明一个夜晚;留一根灯芯草,暗则暗矣,却能照明三个夜晚。

这个现象告诉我们: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有个极限,就像油灯内的油量有个燃烧时间极限一样。如果大喜大悲,酗酒纵欲,则如大炷留灯,很快就油尽灯干;如果情绪稳定,清心节欲,则犹如小炷留灯,虽不太亮,却可长久。

这个比喻,很形象地阐明了养生之道。平常为了能够怡情修心,可以开展琴、棋、书、画等养生活动,帮助我们做到心静。

五要开心

关键词是“乐”,心情愉悦、知足常乐。

在一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对1000名65岁至85岁男女的健康情况、士气、乐观程度、自尊及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,在跟踪调查10年后,研究人员发现,与非常悲观的人相比,非常乐观的人死于任何疾病的危险低于55%。

生活、做事要用心,但不要操心、烦心。拥有的人烦恼“失”,没有的人忧虑“得”,患得患失,却成忧愁。

古代诗人白居易就是善于养生者,白居易大半生中,不仅仕途坎坷,而且老年丧子,他在《枯桑》中以枯桑为喻写道“道傍老枯树,枯来非一朝。皮黄外尚活,心黑中先焦。有/似多忧者,非因外火烧。”

面对常有忧愁事件发生的现实生活,他总是积极排忧解愁,乐观以待,这大概就是被称作“白乐天”的缘故。

会养生的人,能够化“门前冷落车马稀”、“人走茶凉”的悲观为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的独特意境,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是一种人性的达观境界。做到这些,便是进入到养生的佳境了。

常言道,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当常思一二”,要看得开、放得开,适度的“阿Q精神”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,保持心理平衡。

总的来说,养生不是刻意为之,养生也没有固定程式,养生应该是心境上的修养,是顺应自然的过程。

养护心脏,还可以试试这样做

晨起搓手

晨起搓搓手,有益心脏健康。经常搓手还能刺激手心的劳宫穴,通过经络刺激心脏,让脏器兴奋起来,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能。

早起晨练

夏日晨练可促进阳气生发,有助养心。晨起后饮一杯白开水,再进行短时的锻炼。

晨练不要过于剧烈,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,如太极、八段锦、散步、慢跑等。

常伸懒腰

古人养生十大要诀中很重要的一条:“常伸懒腰乃古训,消疲养血又养心。“

伸懒腰,集深呼吸、扩胸、展腰、举臂、绷腿等动作于一身,可通畅血脉、活络筋骨,使全身舒爽、精神愉悦。

常踮脚尖

可使心肌得到充足的氧气供给,并且能够保证心率正常,从而有益于心脏。并且能够锻炼小腿肌肉,提升身体平衡感。

深呼吸

每天早上起床之后,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,闭上双眼,用鼻子深深吸气呼气,可使人保持平静,养心养神,对身体非常好。

常泡脚

夏天比较容易烦躁,这时候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疲劳、焦躁的症状,引“火”下行,祛湿降躁,帮您甩掉闷热,精神焕发。

要午睡

夏天天亮的比较早,起床后精神高度集中,对个人体能有一定的消耗,这时候适当午睡能有效消除身体疲惫,保持大脑清醒。

心静自然凉

天气炎热,心神容易受干扰,出现心神不宁,心跳加快的情况,不利于养心。此时,首先要心静,静则生阴,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。

饮食宜清淡

饮食上要保持清淡,平抑心火,补益心气,同时也要调养肝、脾等,以低盐、低脂、多维生素、清淡的食物为主。

傍晚舒缓

趁着气温下降的傍晚,听听轻音乐,静心调息,让心脏得到休息;也可以做一些伸展、放松的活动,促进夜间睡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