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蛇狂舞迎福运,名医拜年送健康,“名医大拜年”连续第十三年如约而至。今年,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联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,邀请广州各大医院院长、名医,为市民送出新春福卡和“健康利市”,祝大家欢度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新年。

春节是团聚欢庆的日子,但初春季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寒冷的天气、丰盛的饮食、不规律的作息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。暨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、心血管外科专家张晓慎主任医师结合专业知识,给大家支招如何健康护心,安享佳节。

张晓慎院长手写祝福:

新春快乐,健康常在!祝大家饮食清淡不过量,规律作息不熬夜,适度运动强心脏,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心血无忧、幸福安康!

四大原因易致春节期间心血管病高发

张晓慎介绍,临床发现,四大原因容易导致春节期间心血管疾病高发。

1.饮食过量

春节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高油高盐的美味,比如红烧肉、腊味和油炸食品。这些食物吃得多了,血管内的血脂会像河道里的垃圾一样,引起血管堵塞。而节日总少不了美酒,酒精的刺激下心跳会加快,血管会收缩,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急性心梗的风险。

2.寒冷刺激

春节期间天气寒冷,就像水管遇冷会收缩,血管也会“收紧”,导致血压升高的同时增加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风险。这也是为什么寒冷的季节心梗和中风病例会增多的原因。

3.情绪波动

节日团聚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,或者因为家庭琐事而生气,这些大喜大悲的情绪会让心脏的压力增大。

4.作息紊乱

春节期间熬夜看春晚、打牌娱乐的人很多,这样作息紊乱容易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,就像汽车长时间高速运转,容易出现“过热”的问题。

春节期间养生保健做好这四点

那么,春节养生保健的要点有哪些呢?张晓慎支招如下:

1.合理饮食,避免过量

少油少盐:尽量把每餐的菜肴安排得清淡一些,比如用蒸煮代替煎炸,多吃绿叶蔬菜,荤素搭配合理,减少腌制食品。

适度饮酒:饮酒时,不妨每喝一杯酒搭配一杯水,既稀释了酒精浓度,还能减轻身体负担,最重要的是控制总量。但如果有心血管相关病史,最好避免饮酒。

2.规律作息,保证休息

晚上尽量在11时前入睡,早上7时左右起床,保持6至8小时的优质睡眠。如果熬了夜,那一定要在结束后补充足够的睡眠,切忌熬夜后再进行剧烈活动或高强度工作等。

3.适量运动,增强体质

春节假期,很多人忙碌了一年难得休息,习惯在家“葛优躺、玩手机”,尤其是吃饱后就“躺平”,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。所以节假日期间也要适当运动,比如饭后散步,每天30分钟左右即可。但是要避免无准备情况下剧烈运动,尤其是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人,剧烈运动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。

4.情绪平稳,避免波动

节日难免有琐事烦心,但要学会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,比如多看喜欢的电影,听听舒缓的音乐。遇到突发状况,不妨像按“暂停键”一样,先冷静下来,再作决定。若遇紧急情况,请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