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传统节气

春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春季第四个节气。斗指壬,太阳黄经达0°,于每年公历3月19-22日交节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,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,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,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,南半球与之相反。

历书中记载“斗指壬为春分,约行周天,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,又当春之半,故名为春分。”

春分气候特征

春分节气,东亚大槽明显减弱,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,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,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,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。

当长波槽东移,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,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。

春分养生

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,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。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: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因此,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、甘温之品,忌酸涩。

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说要“食岁谷”,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。春天里植物生发出新鲜的嫩芽,其中,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,如香椿、豆芽、蒜苗、豆苗等。

春天饮食宜甘而温、富含营养,以健脾助阳为原则,建议多吃韭菜、葱、山药等食物,不主张吃辣椒。同时,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滋补脾胃,例如山药、木瓜等。菠菜是春季的时令蔬菜,有滋阴润燥、舒肝养血的功效。

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,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,膳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大热、大寒的饮食,保持寒热均衡。

春分时节前后,应该去登山、踏青,以利于春阳萌生勃发。运动应采取有助于阳气升发、强健各脏腑机能的方式,如散步、郊游、放风筝、打太极拳等,可舒展筋骨,畅通血脉,增强机体免疫力,使人精神振奋,心旷神怡。

春分习俗

关于春分的饮食节俗,民间有很多讲究,除了吃太阳糕,还要“吃春菜”,俗称“吃春”。

春分之际,万物复苏,各种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。所谓“春菜”,各地所指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当地正应时的蔬菜,如香椿、蒜苗、豆苗、枸杞苗、春笋、豆芽、菠菜等。民间认为,吃这些春菜都是有一定寓意的,比如吃香味独特的香椿芽,能增添魅力;吃生命力旺盛的豆芽,生自然生发之势,能让人快速发达;吃葱蒜可杀菌防病、增进食欲、助春阳等。

有民谚道:“春汤灌脏,洗涤肝肠。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

春分吃春菜,这与中医学一贯提倡的“天人合一”理念不谋而合。与天地相合就得吃自然在春天赐予我们的食物,不但得天地之精气,为人体提供充沛的能量,以顺应春天的生长发育,还有助于人体应时知节;与自然相融合,更为我们的运势提供正能量,有开运之效。

公众号声明

“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(消化)科”微信公众号为公益性平台,旨在为广大患者朋友科普健康、养生知识。文中内容及插图如有不当,请相关机构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处理,感谢您同我们一起为公益事业所做的努力!

文字:张梦佳

审核:严宁娟

感谢关注

如果您觉得阅读本文有收获,欢迎转发分享,并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。感谢您对健康事业的支持,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!